2022年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同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是对教育系统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连日来,我校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方式,在全校各个层面组织师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校党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对全校的学习进行了安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全校各级组织、全体师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师生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有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紧抓实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项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优异工作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贯彻讲话精神 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
5月9日下午,学校召开了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的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赵晓林、副校长程琳杰,宣传部、组织部、人事处、研究生院(研工部)、科技处等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经管法学院、人文学院、教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外语学院等相关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以及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程琳杰主持。
会上,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赟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促进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文献古籍保护利用、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次重要讲话内容和精神内涵。
科技处副处长李凤荣简要汇报了近五年来我校科研工作情况,分析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高层次项目较少、高水平成果不多、项目结题率低、科研团队整体合力不足和科研平台建设不实等问题,并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和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设想。她建议通过凝聚思想共识、统筹全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举全校之力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地融合,加强校际合作,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组织机构等措施,谱写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燕、经管法学院副院长唐萍萍、人文学院副院长宫臻详、教科学院院长袁书卷、艺术学院院长严都岿、体育学院副院长钟晨、外语学院院长余丽、研究生院院长付兴林等分别结合各自部门工作实际,介绍了学习体会和对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举措;王晓娥、屈梓桐、张静、李力、刘飞、邓文辉等与会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大的考察时的讲话,涵盖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中的地位、作用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并表示将立足秦巴地区实际,继续发扬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校学术影响力、增强话语权,为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做出贡献。
赵晓林书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讲话指出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基础性方向性问题,对新形势下加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党育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各单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理论学习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尽快落实博亚体育官网app下载社科处的机构搭建及人员配备;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成立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在新起点上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支持力度,进一步凝练方向、强化组织、加强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文/科技处 李静 图/朱敏)



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下午,学校在知行楼第三会议室组织召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陕理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教师代表座谈会。校领导、退休老教授、教师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座谈交流。校党委副书记马征杰主持座谈会。
会上,校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肖建昌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讲话;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习近平对陕西高等教育作出的重要批示和回信及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
随后,离退休教师代表何宁教授、李振安教授先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西迁精神的心得体会,对如何做好一名优秀教师提出了良好的建议,认为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燕,图书馆馆长蔡云辉,材料学院赵中国博士,化学学院张田雷博士,青年辅导员代表杨国鹏、杨静茹,人事处处长肖建昌,研究生院院长付兴林先后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汇报了各自的或者部门的工作情况。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青年教师,要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同时,还需培养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校长张社民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高校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他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特征;优秀教师队伍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发展始终如一的精神信念;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学校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60多年来一代代陕理工人始终坚持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上接续奋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了我校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缺乏“大先生”和高水平领军人物、师资队伍结构不平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三个方面的突出短板和巨大差距后,他提出,一要多措并举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二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从量的突破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突破和整体升级;三要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交叉学科团队和师资队伍;四要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好教师的要求,提升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
马征杰在总结时强调,学校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一批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现也亟需一批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的“新青年”。学校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人才战略,努力引进和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学科平台、培育一流的学术氛围,切实把学校建成人才汇聚、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高地。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者,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努力营造“教师安心从教、学生安心向学”的氛围和环境,助力教师人生出彩、学生健康成长。他要求,各单位要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努力建设一支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相统一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踔厉奋进,开拓创新,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文、图/朱敏)





推动改革创新 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院对口帮扶工作,5月5日下午,博亚体育官网app下载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专题研讨会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教学展示活动。我校党委副书记陈莉,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长李安周,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马院院长一行4人及我校马院师生代表40余人参会。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燕主持。
会上,陈莉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对我们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大学、如何上好思政课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我们要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根本指导,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师生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与我校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扎根秦巴,服务基层。深刻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针对性,做到“八个相统一”,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与会老师王孔雀、许伟、高艳进行交流发言,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回答了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学生之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刻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用仁爱之心,立足本职,教书育人。研究生代表祝宝玉、本科生代表安晓萍也结合学习体会进行了表态发言。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教学展示活动环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青、王晓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晓璐、王瑶、马珊珊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教学展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小玲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两校交流学习,也让大家进一步理解讲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战奎总结发言,指出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关怀,殷切嘱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亲和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图/李彦信)


学会仁而爱人 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护航
5月7日上午,我校辅导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南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陈莉出席并作专题培训,学工部(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及辅导员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工部(处)部(处)长李江主持。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央视新闻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后,辅导员们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畅谈了心得体会,交流了真知灼见。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蕴藉深厚、期望殷切。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坚持以“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角色,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创新工作新载体,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易班、微课等“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学会仁而爱人,为学生成长护航。辅导员要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要做好大学生朋友圈里的秒赞者、心灵故事的分享者、青春之路的同行者,时刻体现辅导员的温度、态度、高度和深度;最后要成为行家里手,争当事业闯将。要通过春雨工程、辅导员“六进”、重点学生专班等工作,不断深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升育人实效。
陈莉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二要牢记嘱托,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加强理论武装,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辅导员工作实践,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三要增强职业自信,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先后出台辅导员队伍管理规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管理岗位职级晋升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有效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四要坚持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进步的强大动力。知行合一是新时代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辅导员要在学习、思考、深悟上下功夫,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会议要求,各学院党委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领着干、带着干、帮着干,凝心聚力,切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推动我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学工部(处))


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更好地服务师生和社会
5月7日上午,图书馆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座谈会。图书馆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参加了座谈会,校党委委员程琳杰副校长指导会议并做了专题发言。
座谈会上,图书馆党总支书记余广俊同志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重要讲话。宋力、周卫妮、蔡云辉、史军绒等同志分别结合岗位职责,畅谈了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进一步履行好工作职责的基本思路。程琳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学习座谈,紧贴时代主题,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和岗位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找准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他强调,图书馆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好主人翁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和服务支撑;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传承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把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好,把文献资源和数字化转换平台建设好;要精诚团结,凝神聚力,把事办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座谈会之前,程琳杰还参观了我校“省级古籍文献保护单位”图书馆古籍部,详细听取了图书馆副馆长宋力对馆藏古籍中的古籍善本、再造善本、民国丛书等基本馆藏情况,以及图书馆古籍文献在保护和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相关情况的介绍。他对图书馆近年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和数字化运行,全面服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建设所提供的文化软实力支撑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图书馆)




加强档案资源管理和利用 提高档案质量和服务水平
5月7日上午,我校在图书馆11楼档案馆会议室召开全体档案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校属各单位兼职档案员以及档案馆全体人员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档案馆馆长王娜主持。
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赟辅导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张赟从五四青年节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深厚渊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学科背景开讲,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到学校博物馆参观校史展、在博物馆门前广场看望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到图书馆考察馆藏红色文献、古籍集中展示、到世纪馆北大厅同师生代表座谈等方面,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的考察内容、重要讲话以及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时讲到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鼓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时,张赟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档案工作不仅仅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查阅利用,更重要的是让学校各种资源成果得以保存、积淀和传承,档案工作人员要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做到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在平凡的工作中,去记录和保存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为学校负责,为历史负责。
与会人员在听取辅导报告中充分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殷切期望,对教育系统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倍感振奋,结合自身工作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表示一定会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为学校改革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工作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王娜传达了4月24日全省高校档案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陕西高教系统档案学会关于开展2022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通知,通报了今年下半年全省档案工作检查相关工作。要求大家结合实际工作,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档案法》,紧紧围绕四个“好”的目标要求,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不断加强我校档案资源、档案利用、档案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档案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我校档案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服务。(档案馆)


学习讲话精神 争做时代青年
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迅速在我校广大青年大学生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欢庆建团百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校于5月8日组织全校学生错峰召开了“学习讲话精神·争做时代青年”主题班团日活动。
活动中,各班级团支部在班主任、团干部的带领下,通过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新闻视频、领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学习活动,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学习后,青年大学生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把“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转化为练就过硬本领的铿锵行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同时,各班级团支部还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专题活动。通过学习《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续写党的青年运动新的历史荣光》、《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社论)》等内容,开展了新团员入团仪式和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活动,准确把握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代青年跟党奋斗的职责使命,带领广大青年团员深刻感悟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本次主题班团日活动的开展,在我校青年大学生中掀起了学习讲话精神,争做时代青年的热潮,有效帮助青年大学生清醒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校团委)
